行業(yè)資訊
道路工程設計中的重難點
無論是公路還是市政道路,道路的設計與建設意義重大。四通八達的道路不僅保障著人們出行的需求,更是承載著經濟、文化的交流,因此,道路工程建設促進著社會的進步與發(fā)展,而科學合理的進行道路設計更是道路工程建設中的首要工作。本文將對道路設計思路總體梳理,并對設計過程中的重點與難點進行分析,針對重難點設計提出了處理建議和注意事項。對設計過程中的重難點必須認真分析,合理解決,才能從設計關保證工程質量。
【關鍵詞】 道路設計 重點 難點
道路從性質上分為公路和市政道路。公路主要是指聯(lián)接城市與城市之間、城鄉(xiāng)之間、鄉(xiāng)村與鄉(xiāng)村之間的道路。而市政道路主要承載的是城市內部的交通功能,為城市內部較短距離道路。雖然兩者的功能有所不同,但在設計上都強調了交通服務、行車安全舒適等共同點,因此,公路與市政道路在設計中遵循的整體思路一致,應當科學合理地進行總體布局,剖析設計中的重難點環(huán)節(jié),嚴把設計質量關,從而實現(xiàn)道路建設經濟、安全及可持續(xù)發(fā)展的總體目標。
1、概述
在道路設計時,整體的設計思路將會對道路建設以及交通發(fā)展產生直接影響,因此,道路工程設計首先要保證設計思路的正確。結合目前社會現(xiàn)狀看,很多地方在道路設計時沒有合理規(guī)劃路網,也沒有從城市或區(qū)域整體出發(fā)對道路交通等方面進行多角度深入考慮,僅僅對道路寬度能否滿足交通發(fā)展需求進行了強調,表面上看,道路的服務功能滿足預期,工程安全性有一定保證,區(qū)域性交通運行良好,但實際卻并非如此。一些城市在對涉及線路交叉的道路建設時,忽視了支路和貫通性道路的作用,使得道路沒有形成完整的網絡與系統(tǒng),在許多較復雜的線路交匯處,車輛與車輛、行人之間造成干擾,對交通使用性、安全性均造成了影響,存在過街時間被延長,信號燈造堵等等系列問題。
近年來,交通運輸行業(yè)發(fā)展迅猛,社會經濟亦快速增長,這對我國道路建設便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在道路建設日趨完善的今天,道路工程設計不僅要根據項目所在區(qū)域的實際情況,還需結合水力學、土力學、工程力學等方面的內容,深入剖析設計中的重難點環(huán)節(jié),在滿足當地交通發(fā)展需求的同時,更要確保并提高設計的安全性、舒適性、合理性和經濟性。
2、設計重點
道路工程設計的重點主要在于路線設計。路線是整個道路工程的核心,它確定了整條道路的基本走向。同一個道路工程,不同的路線方案將產生不同的經濟價值,也決定著不同的工程造價。道路作為線性工程,跨越了不同地域和地層結構,其特性就決定了路線選擇時要考慮和控制的因素眾多,因此路線是設計中的重點所在。
公路路線設計時,要對沿線的地質情況和現(xiàn)狀進行勘探、調查,一定要從總體布局上把握。對公路路線進行科學設計,要能夠體現(xiàn)道路在地面的形狀及沿線地形與地物具體位置以及人工構筑物的布置。選線時,充分利用擬選線路的建設用地,并保護耕地,保護沿線生態(tài)環(huán)境,保持生態(tài)景觀相協(xié)調。而市政道路由于城市的總體規(guī)劃限制,距離較短且路線明確,路線設計時更多則考慮線型設計。
直線和平曲線是道路的基本線型,平曲線包括圓曲線和緩和曲線。道路線型設計,在確保其符合規(guī)范要求的基礎上,還要滿足一定的設計原則。其一,線型要與周邊環(huán)境及地形相適應,保持簡單直接和順暢,結合道路技術等級,保證行車安全和舒適;其二,要結合平縱橫斷面對道路整體線型加以考慮,使道路保持自身協(xié)調統(tǒng)一;其三,盡量選擇比較緩和且半徑比較大的曲線,確保線型中各個部分的連接協(xié)調性,且要盡可能避免急轉彎等情況的發(fā)生;其四,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盡可能不要采用回頭曲線和曲率差別比較大的復曲線,也不要采用斷背曲線;其五,對高填方、深挖方路段,要盡量采用直線或者是大半徑曲線設計。
對一條道路而言,路線設計影響著其使用性能及質量,因此,要確保路線線型設計的平順和流暢,盡量減少道路的彎道,確保視距和通過性,保證道路交通安全,同時對周圍景觀進行考慮,保持道路沿線景觀與道路整體相協(xié)調,使駕駛員在開車時能保持身心愉悅。在設計平曲線的時候,可以適當對緩和曲線進行選用,這樣能夠在一定程度上緩解駕駛員的視覺疲勞與駕駛枯燥感,進一步確保交通安全性。
3、設計難點
而道路工程設計中的難點則主要在于路基設計。路基工程的設計內容一般包括路基寬度,路基填挖方,地基處理及邊坡防護等。地質水文條件、地質環(huán)境等外界因素對道路路基設計及建設的影響巨大,工程所在地的地形、地貌、地殼活動情況、地層結構、巖層性質、地下水狀況、河流等與路基工程密切相關的地質水文條件必須進行詳盡的調查研究,全面收集資料,來指導路基的設計,并且路基寬度,路基填挖方,地基處理及邊坡防護都必須以調查收集的現(xiàn)狀資料為依據,在設計中,要掌握現(xiàn)場的地質水文條件和自然條件,對地基承載力,邊坡坡度、高度和路基橫斷面進行科學、合理的控制,并根據實際地質情況做好防護工程和結構物的設計,控制路基標高,以防止河道堵塞、山洪沖毀道路等地質災害事件的發(fā)生。
同時,路基也是道路穩(wěn)定性和荷載強度的重要保障。道路路基的寬度和邊坡坡度要符合路基穩(wěn)定和安全的標準,嚴格按照有關規(guī)范執(zhí)行,盡量減少陡坡、高填方、深挖方的設計。在軟弱地基的處理上,盡量采用成熟的加固地基處理技術,如采用原土換填、水泥攪拌樁、CFG樁等復合地基處理技術,這些處理方法和技術不僅成本低廉,處理效果好,而且施工工藝簡單,操作方便,施工進度快,在具有常規(guī)施工機械和設備的條件下就能完成地基的加固處理。設計時,還要控制好坡度,做好防排水設計,確保路基安全穩(wěn)定。對于邊坡設計,要根據地質情況確定好邊坡坡度,填方坡度應不低于1∶1.5并從上至下逐級放緩,挖方坡度應不低于1∶0.75并從下至上逐級放緩,并視實際情況進行邊坡防護設計,防護一般有植草、三維網、骨架護坡等方式,在特殊情況下,由于地形限制,不具備放坡條件時,則需要對邊坡進行支擋構筑物的設計。在支擋構筑物設計之前,要進行另一項難點工作:路基邊坡穩(wěn)定性分析計算。路基的穩(wěn)定性,主要取決于邊坡和地基的穩(wěn)定性,位于陡坡地段上的路堤、路塹,還取決于陡坡的滑動穩(wěn)定性,因此,一定要結合實際情況做針對性的邊坡穩(wěn)定性分析計算,以確定合理的構筑物形式和工程技術措施。
整體來說,道路路基設計是一項集保障道路穩(wěn)定性與強度以及交通安全于一體的系統(tǒng)工作。路基的設計既要堅持創(chuàng)新,使用新技術新方法,又要堅持貫徹安全第一的方針,同時嚴控工程成本,符合環(huán)境保護要求,從項目實際出發(fā),必須將科學、合理、安全的設計理念貫穿于路基設計的始終。只有通過不斷提高路基設計的科學性和合理性,采用新型先進的地基處理技術,將路基工程對環(huán)境的影響降到最低限度,才能逐步提高人們對道路建設的認可度,更好地促進我國的道路建設。
4、總結
總而言之,道路工程設計和建設是經濟發(fā)展的要求,目前,我國的道路交通運行狀況不佳,節(jié)假日高速公路擁堵,上下班高峰城市道路堵塞,嚴重的交通堵塞對居民生活和出行造成了極大的影響,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運輸不便,對經濟發(fā)展也造成了相應的影響和制約。因此,道路設計是一項綜合性的工作,在實際進行設計的時候,一定要全方位,多角度考慮,近遠期結合,深入剖析設計中的重難點環(huán)節(jié),堅持科學合理的整體設計思路,不僅著手道路工程的設計自身,更要結合道路在服務區(qū)域內的交通系統(tǒng)進行綜合考慮,才能保證道路工程的設計質量和建設意義。
更多相關信息 還可關注中鐵城際公眾號矩陣 掃一掃下方二維碼即可關注
文章推薦
- 地方政府專項債及其特別國債發(fā)債全過程
- 2025年地方專項債項目申報流程及申報要點
- 市政設計院中鐵城際分享產業(yè)園區(qū)市政給排水規(guī)劃設計
- 委員、專家解讀《關于推進新型城市基礎設施建設打造韌性城市的意見》
- 智慧賦能城市排水系統(tǒng)管理能力提升
- 江西省大力推進智慧水利體系建設
- 烏蘭察布商都縣打造智慧水務統(tǒng)一管理平臺,實現(xiàn)統(tǒng)籌調度合理、應急快速響應、全面監(jiān)控分析
- 武漢智慧水務建設“一中心”“一張圖”“一朵云”“一張網”已初具規(guī)模
- 中鐵城際智慧污水廠系統(tǒng)打造高效、智能、可持續(xù)的污水處理方案
- 天然氣工程設計對資質方面有哪些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