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業(yè)資訊
西方古典園林的美學思想
西方園林的起源可以上溯到古埃及和古希臘。萌芽時期的西方園林體現著人類為更美好的生活而同自然界惡劣環(huán)境進行斗爭的精神,是生產者勇于開拓、進取的精神,通過整理自然,形成有序的和諧,西方園林體現的是“天人相勝”的觀念和理性的追求。
西方規(guī)則式園林體現的是人工美,不僅布局嚴謹,就連花草都修整得方方正正,呈現出圖案美,從現象上看,西方造園主要是立足于用人工方法改變其自然狀態(tài)。雖然在西方美學著作中也提到自然美,但這只是美的一種形式,自然美本身是有缺陷的,非經過人工的改造,便達不到完美的境地。“美是理念的感性顯現”,所以自然美不可能升華為藝術美。而園林是人工創(chuàng)造的,它理應按照人的意志加以改造,這樣才能達到完美的境地。
西方人認為造園要達到完美的境地,必須憑借某種理念去提升自然美,從而達到藝術美的高度,也就是一種形式美。早在古希臘,哲學家畢達哥拉斯就從數的角度來探求和諧。文藝復興時的達。芬奇、米開朗基羅等人還通過人體來論證形式美的法則。而黑格爾則以“抽象形式的外在美”為命題,對韻律、均衡、對稱、和諧等形式美法則作抽象概括,于是形式美的法則就有了相當的普遍性。它不僅支配著建筑、繪畫、雕刻等視覺藝術,甚至對音樂、詩歌等聽覺藝術也有很大的影響。因此與建筑有密切關系的園林更是將它奉為金科玉律。西方柳,則岡林那種軸對稱、均衡的布局,精美的幾何圖案構圖,強烈的韻律節(jié)奏感都明顯地體現出對形式美的刻意追求。
西方規(guī)則式造園由于遵循形式美的法則,追求幾何圖案美,必然呈現出一種幾何制的關系,諸如軸線對稱、均衡,以及確定的幾何狀,如直線、正方形、圓、三角形等。盡管組合變化可以千變萬化,仍有規(guī)律可循。另外西方人擅長邏輯思維,對事物習慣于用分析的方法以揭示其本質,這種社會意識形態(tài)也大大影響了人們的審美習慣和觀念。
綜上所述,在中西方古典園林的營建中雖然在先期存在著截然不同的審美思想,但伴隨著英國自然風致式園林的出現,又將中西方園林藝術的審美思想統(tǒng)一在“源于自然,高于自然”的觀點。
文章出自市政設計ysbjsc.com,轉載請注明。
更多相關信息 還可關注中鐵城際公眾號矩陣 掃一掃下方二維碼即可關注
文章推薦
- 地方政府專項債及其特別國債發(fā)債全過程
- 2025年地方專項債項目申報流程及申報要點
- 市政設計院中鐵城際分享產業(yè)園區(qū)市政給排水規(guī)劃設計
- 委員、專家解讀《關于推進新型城市基礎設施建設打造韌性城市的意見》
- 智慧賦能城市排水系統(tǒng)管理能力提升
- 江西省大力推進智慧水利體系建設
- 烏蘭察布商都縣打造智慧水務統(tǒng)一管理平臺,實現統(tǒng)籌調度合理、應急快速響應、全面監(jiān)控分析
- 武漢智慧水務建設“一中心”“一張圖”“一朵云”“一張網”已初具規(guī)模
- 中鐵城際智慧污水廠系統(tǒng)打造高效、智能、可持續(xù)的污水處理方案
- 天然氣工程設計對資質方面有哪些要求?